2014中级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冲刺串讲班第1讲讲义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上课要求
(1)听课之前必须通读教材和讲义。
(2)听课时必备教材和红笔。
(3)课后第一时间再通读一遍讲过的内容,重点阅读红笔所划部分。
(4)重视课后习题和历年考题。

第一章 现代农业与发展概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第三节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以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技能和生产力的组合方式等为标志的生产力水平划分,世界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石制和木器工具、刀耕火种
传统农业: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也长期变化甚微;人力资本稀缺。绝大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的阶段。(掌握关键词)

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使用现代科技和农业机器,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
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约翰梅尔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过程划分为传统农业、低资本技术农业和高资本技术农业三个阶段。
(掌握关键词)

现代农业基本内涵包括的内容(理解)
1.创新理念
2.产业化经营理念
3.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4.全球化的理念
5.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
6.标准化的理念

概念: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产生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只是手段,提高农业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目的。 (理解)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了解)

应用分析
【例题】现代农业广泛采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其核心是( )。
A.电气化   
B.机械化
C.化学化   
D.机械化——化学化
【答案】D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理解、记忆)
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农业的生产效果、生产条件、生产手段、生产经营方式、资源配置等方面。
1.结果高效化: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手段科技化;
3.要素投入集约化;
4.服务社会化;
5.农民职业化;
6.产业领域广、链条长;
7.经营方式一体化;
8.农业功能多样化;
9.资源配置市场化

三.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重点、理解)
1.生态农业:把生态理念运用到农业中,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与有机农业相比较,其更加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
具有生产效率高、稳定持续、综合性、有机性和效益性的特点。
2.有机农业:完全或者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物质,是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其重点是土壤和人类健康。
3.立体高效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组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从平面、时间、多层次利用单位资源、生产优质产品。包括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都市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
4.高科技农业: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形势。
5.观光休闲农业:将农业与旅游、生产、消费融为一体,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形式。

应用分析
【2013年真题】精准农业、分子农业、太空农业属于现代农业中的()。
A.生态农业
B.立体高效农业
C.有机农业
D.高科技型农业
【答案】D

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了解)
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
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五.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会区别四种模式)
1.美国模式
资源禀赋特征:人少地多
路线:农业机械化(1940年实现)——石油农业;
农户规模经营
模式特点:机械化和化学化
提高劳动的产出率

2.日本模式
资源禀赋特征: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
路线:小农经济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实现
技术路线:先发展生物技术,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及土地的产出率,形成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体系,再普及推广机械技术。
特殊性:农业高度兼业化和农村大量兼业农户

3.中间模式(英德法)
资源禀赋特征:中间、均衡
路线:既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提高劳动产出率,又发展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

4.其他模式(以色列)
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农业。

应用分析
【例题】下列属于美国现代发展特点的是()。
A.资源禀赋特征是人多地少
B.先发展生物技术,再普及机械技术
C.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D.机械化和化学化相结合
【答案】D

六.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理解)
1.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不同步,但是生产方式演进上具有趋同性。都是采用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方式。
2.各国的技术路线不同,但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都是不断上升。(以色列达到96%)
3.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户(农场)的规模有大有小,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上升。(农协)
4.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存在差异,但是强调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性的目标趋同。

应用分析
【例题】下列不属于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是( )。
A.采用集约型、内涵式的发展方式  
B.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C.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上升   
D.都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答案】D

七.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了解)
1.较强的地区经济和科技实力,人均GDP较高,科技水平比较发达。
2.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达到较高的水平。
3.具有良好的外部体制环境:首先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体系,其次是政府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第二节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实践

一.发展阶段
1.启动阶段(1953-1978)(熟悉)
2.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2)(熟悉)
3.全面推进阶段(1992-今)(熟悉)
(1)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
(2)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
(3)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和保护农业。
(4)坚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作为实现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5)坚持创新农业体制机制。

发展思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加工技术、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和先导,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逐步确立,使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应用分析
【例题】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思路中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
A.提高农产品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供劳动力就业
D.维护生态环境
【答案】A

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进展(标题、数字)
1.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进一步改进
2010年占GDP比重10.2%,比1978年下降17.9个点
2010年占从业比重36.7%,比1978年下降32.7个点
乡村人口统计:从82%下降至2010年的50%,2011年为49%。

2.农业产出增加、质量和结构优化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07-12年连续六年粮食产量过万亿斤,2010年为10928亿斤。
(2)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四大粮食作物优质率达到71.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7:1。
(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2%
4.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为9.07亿亩,达到48%;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52%。
5.农业经营体制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发育。

应用分析
【例题】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口径计算的大陆2011年城镇化率为( )。
A.49%
B.50%
C.51%
D.52%
【答案】C

三.现代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掌握)
1.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盾:耕地18亿亩,人均1.51亩,为世界平均的40%,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
2.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矛盾:两亿户农民,户均土地规模不足10亩,不及发达国家1%
3.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总数量为5亿,已经转移的2亿多人,还需要转移1亿多人。
4.农业投入不足和要素大量外流的矛盾
5.参与国际竞争与保护国内产业的矛盾
6.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森林资源锐减、水资源严重短缺。

应用分析
【2013年真题】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条件和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A .农产品规模小
B.资源短缺
C.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
D.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
【答案】C


第三节 建设我国现代农业的策略和主要措施

一.推进策略(掌握关键词 、数字)
1.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战略
(1)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并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太多,耕地太少,农村资金短缺,就业机会难得。
(保守估计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为1.2-1.5亿,每年增加500万左右)
(2)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转变资金流向城市工业流动的偏向。

2.实施分阶段、分区域、重点突破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1)分阶段目标:技术目标、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安全、收入、科技贡献率)
(2)分区域的定位: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七区二十三带”
(3)重点突破选择:一是要制定和实施农业高科技发展规划;二是在农业科研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三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先进适用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生态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不是针对石油农业)
4.实行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发展战略: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结合。
5.实施通过农业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特色农业。(开放性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重点掌握“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应用分析
【例题】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 )。
A.52%
B.55%
C.57%      
D.60%
【答案】B

【2013年真题】根据我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大于()。
A.90%
B.94%
C.95%
D.96%
【答案】D

二.政策措施(标题、关键词)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保障措施(首要任务)
关键是调动两个积极性:种粮农民、粮食主产区
(1)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2)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扶持。
(3)强化产销区之间的利益衔接。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
(2)通过实现区域布局和开展统一服务来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不能简单的通过土地兼并来是实现)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五大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应急体系、监管体系

3.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潜力所在。其最薄弱环节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1)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
(2)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3)培育多元化推广组织:一主多元
(4)加大农技推广经费投入

4.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强化对耕地、水资源和草原等农业资源的保护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草原)
(1)细化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务
(2)加快落实补贴奖励机制的各项政策
(3)做好技术保障和管理服务

5.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体思路是:通过稳定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平稳有序流转的措施:
(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2)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监管
(3)加快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查仲裁体系
(4)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农业投资确有保障的条件下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应用分析
【2013年真题】下列措施中,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的是()。
A.提高粮食单产
B.抓好产粮大县和粮食主产区
C.依靠粮食进出口贸易
D.调整种植业结构
【答案】C

本章总结
1.一般不会出大的案例分析题
2.重点的知识点要理解,防止出小的案例题
3.要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