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基础精讲班第1讲讲义
第一章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一)

前言


一、考试题型

题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合计

及格分数

题量

60题

20题

20题

100题

84分

分值

60分

40分

40分

140分

二、教材内容及考情分析

章节

内容

2012

2013

总分

案例

总分

案例

1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述

13

 

11

 

2

工商企业组织结构

11

 

14

 

3

市场调查与预测

20

20

4

生产过程组织

24

22

5

质量管理

17

17

6

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22

22

7

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

13

 

13

 

8

财务管理

20

22

三、课程学习方法
1)教材为本,考试大纲为核心:精读、检验式阅读、巩固式阅读三遍。
2)辅以习题:历年真题+章节习题。

第一章 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一、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多选题。平均分值12分左右。

二、本章教材内容:

章节

内容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基本构成要素、优势与弱势

第二节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
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工商企业的职能、目标与责任

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经营目标、社会责任

第四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基本性质、主要职能

第五节 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规章制度

第一节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本节教材结构:


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工商企业的优势与弱势

一、工商企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企业的概念


1.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2.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企业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

【例题1:2010、2012】企业能够独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是( )
A. 合法拥有必须的资源 B.依法完成注册登记
C. 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D. 享有正当的民事权益
答案:A

【例题2:2012】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 )
A. 配置社会资源 B. 生产合格商品
C. 实现自身盈利 D. 增加社会福利
答案:C

【例题3:2010】关于企业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B.企业并不都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C.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D.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E.企业是不同行政级别的经济单位
答案:ACD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从历史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企业的萌芽形态: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手工业工场。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1)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2)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注:市场通过协议买卖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而企业是通过内部管理的方式来实现。
因此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市场的交易费用,但会发生组织管理费用。

【例题4:2013、2009】:新制度学派认为,企业生产的根本原因是()。
A.企业为商品交流提高了高效率的交易方式
B.企业是社会阶段矛盾调和的必然结果
C.企业能为其所有者带来更多剩余价值
D.企业能作为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答案:D

【例题5:2012】:按照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企业是通过( )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
A. 政府干预 B. 内部管理
C. 协议买卖 D. 行业规范
答案:B.
解析:考核的是新制度学派对市场和企业如何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的,市场是通过协议买卖。

【例题6:2010】: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和组织生产所通过的方式是( )。
A.内部管理 B.行政干预 C.协议买卖 D.中介服务
答案:C

(三)企业的发展
1.企业发展的3个阶段:


(1)手工生产时期

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工厂手工业已经具有企业的雏形。

(2)工业生产时期

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工厂手工业发展到工厂制度,工厂制度建立的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3) 企业生产时期

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企业生产时期,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后确立和形成时期,是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时期。(6个特点,熟悉)

2.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完善灵活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

资产利益是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益、劳动者积极性。

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

供应、生产、销售是企业日常基本环节,企业要根据经济性原则自主安排,调节生产经营。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

包括多重利益、财务平衡、权利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包括发展基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特征:先天性,②本质性,③系统性,④功能性。

注:企业的经营机制受企业经济地位、所有制形式、经营责任制、人员素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因素影响制约。

(2)良好的企业素质

定义:企业内在本质,即构成企业活动量大小的各种要素及其有机结合所产生的能力。

人员素质

企业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技术装备素质

技术水平、新旧程度等对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管理素质

一中非物质要素的生产力,对企业成长有重大影响。

文化素质

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综合。是企业物质、经济活动的反应,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能对职工行为起规范、凝聚、激励、强化和榜样的作用。

【例题7:2012】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 )
A.内部机构设置 B.政府直接扶植
C.所有者权益 D.经营者权利
E劳动者积极性
答案:CDE

【例题8】:什么样类型的经济形体产生什么样的经营体制,是( )的表现
A.先天性 B.本质性 C.系统性 D.功能性
答案:A

【例题9:2013、2010】下列企业素质类型中,能成为企业灵魂和精华的是( )。
A.人员素质 B.技术装备素质 C.管理素质 D.文化素质
答案:D
3.企业发展途径:


(1)技术进步

企业的总产出和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技术。企业生产是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最常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和劳动。

(2)多样性经营

又称多角经营、多元化经营、多边经营,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多样化经营的实现途径包括: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设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4.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


联系

①传统企业是现代企业的基础;②现代企业是传统企业的继承和发展;③二者都是经济组织,是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区别

①面临的外部环境:传统企业偏紧,看政府脸色行事;现代企业较松,按市场需要行事。
②所有者和经营关系: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③企业管理方式:传统企业实行垂直式直接管理;现代企业实行扁平式间接管理,具有独立性。

二、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1.概念

企业要素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具有一定开发性、利用性、选择性的天然或人造资源。

2.构成

现代企业系统流程包括产品流程、价值流程、人事流程和信息流程4个部分。其资源“集合”包括的12种要素: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例题10:2012】一切直接或间接为企业经济活动所需要并能构成生产经营资源的天然或人造资源称为( )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对象 C 企业要素 D 劳动手段
答案:C

三、企业的优势和弱势


1.优势

(1)有效分工和协作。在生产和技术方面能进行有效分工和协作、创造新生产力
(2)节约费用。①节约谈判费用,②降低信息获取费用
(3)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4)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行政控制、评价、奖励、惩罚等
(5)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企业内部行政系统的命令往往比市场诉讼能更有效的解决冲突。
(6)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2.弱势

(1)信息传递易缺失
(2)监督成本增加
(3)激励机制效力减弱
(4)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注:与市场相比较,企业的优点就是市场的缺点,企业的缺点就是市场的优点。

【例题11:2012】在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过程中,与市场相比,企业的弱势表现为( )
A.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少 B.信息传递易确缺失
C.交易成本高 D.激励机制效力弱
E.易产生官僚内耗现象
答案: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