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基础精讲班第3讲讲义
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三)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要点
态度的概念,态度的成分,态度形成的理论(学习理论、诱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态度改变的理论(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的概念,偏见的克服。

一、态度的概念与成分
(一) 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概念有以下三种:
1. 阿尔波特:
(1)定义: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2)特征:受行为主义影响,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 克里赫
(1)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合。
(2)特征: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的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学派的理论主张。

3. 弗里德曼
(1)含义: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特征: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定义。

(二)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态度包含三个组成成分:
1. 认知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
(2)地位: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组成部分的基础。

2. 情感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
(2)地位:它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 行为倾向成分
(1)含义: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
(2)作用:它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弗里德曼提出的态度成分不包括()。
A. 认知  
B. 情感
C. 体验  
D. 行为倾向
答案:C

二、态度的形成
关于态度的形成主要有三种理论:
1.学习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其它行为习惯一样,都是通过联结、强化、模仿等机制后天习得的。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强化:受到奖励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如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政治与种族态度。
2. 诱因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是对利益或损失进行衡量的过程,一个人采取的态度受他对于收益多少的判断而决定。
3.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认知结构具有一致性并赋予意义。因此普遍倾向于采取符合他们总体认知结构的态度。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并非一对一,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二)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应该注意的因素
1. 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 时间因素: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可能性越大。

3. 自我意识:
(1)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2)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 态度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增强态度的途径有2点:
(1)对态度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
(2)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

5. 态度的可接近性:
(1)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可接近性就越大。
(2)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

关于用态度预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态度预测行为越准
B.个体内在良我意识越强,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率越低
C.态度的强度越弱,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越大
D.态度的可接近性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小
答案:A

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B.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态度对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就较高。
C.时间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
D.态度的强度与其对行为的预测准确性成反比
答案:B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一)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认知不平衡→焦虑→认知结构向 平衡方向转化
海德尔的P-O-X模型
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二)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理论的一种。
1. 含义: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愉快感情。为了克服这种不愉快,人们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1959)
1、认知失调→心理不愉快→设法减轻或 解除不协调状态
2认知协调→设法维持这种协调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相矛盾的信息)

2. 减少认知失调的几种方法:
(1)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某行为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
(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以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
(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
(4)减少选择感: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其他选择。
(5)改变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
分析
我正在减肥,可是我又很喜欢吃零食,这让我之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因此我现在的内心很矛盾,我应该要怎么办?
我喜欢
吃零食
我不减肥了
改变行为
我喜欢
吃零食
我不胖啊
改变认知因素
我喜欢
吃零食
边做运动
我在减肥
添加新的
协调的认知因素

戒烟者为减少因再次吸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可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实现,以下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A. 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B. 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C. 我喜欢吸烟,不想真正戒掉我的烟瘾
D. 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答案:D

著名心理学家里昂-菲斯廷格提出说明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一 理论是()。
A.自我觉知理论
B.态度行为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
D.结构功能理论
答案:C

小赵最近正在减肥,恰好遇上部门同事聚餐,打破了他的减肥计划,这是他非常不开心。小赵开导自己:“跟同事交流感情,并在聚会中变现得放松、合群,比减肥重要多了。”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小赵采用的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是()。
A.改变态度
B.增加认知
C.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D.减少选择感
答案:C

应用分析:2013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拟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在众多应聘者中,老王脱颖而出,原因是在面试过程中,老王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打动了总经理,总经理相信老王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事实也证明了总经理的判断。1年之后,老王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由于经常需要出差,老王萌生了辞职的念头。总经理得知之后,委派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其进行挽留。

1.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在行为与态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老王不愿意经常出差,于是希望离职。老王所采用的这种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改变认知
D.改变行为
答案:D

2.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试图让老王相信,现阶段工作虽然需要经常出差,但是对其经验的积累和职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人力资源部门采用的这种减少老王认知失调的方法实际上是()。
A.改变态度
B.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C.增加新的认知
D.改变原来行为
答案:C

五、说服与态度的改变
人们经常通过说服来改变他人的态度,说服成了改变他人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几个方面的因素对说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说服者的因素
1. 说话人:一个让觉得可信,并且受人欢迎的人,说的话别人更可能相信。
2. 说服者的可信度: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3. 说服者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1)说服者的外表:一般来说,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
(2)说服者是否可爱及乐观:一个可爱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他的说服力
(3)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相似性也是喜欢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态度的改变。

(二)说服信息的因素

即说服者说话的内容。与说话内容有关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差距、恐惧和信息呈现方式。
1. 差距
(1)含义:它是指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一般说来,差距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潜在压力越大,实际态度改变也较大。
(2)两种例外情况:
第一,当差距过分大时,被说服者会发现自己的态度不可能改变到消除这种差异的地步;
第二,差异太大会使人生产怀疑,从而贬低信息而不是改变态度。

2. 恐惧
(1)含义:它是指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2)随着唤起的恐惧感受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界限之后,人们的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倒U图

3. 信息的呈现方式
(1)从媒体的角度看:“大众传播 + 面对面”的交谈效果 >“单独的大众媒体”的效果。
(2)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书面信息的效果较好。
(3)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书面效果。
(4)从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来看:
当被说服者已处于争论之中时:“双面说服的效果”>“单面效果”;
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效果”较好。

关于说服信息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说服信息要求的态度与实际态度差距越大,态度改变也越大
B.一开始就同意说服者的观点时,单面说服效果好
C.在说服信息很复杂的时候,听觉信息的效果最好
D.说服信息唤起的恐惧程度越大,态度改变也越大
答案:B

与说话内容有关的因素可以总结为()。(多选)
A.差距
B.恐惧
C.幸福
D.焦躁
E .信息呈现方式
答案:ABE

(三)被说服者的因素
包括被说服者的人格、心情、卷入程度等。
1. 被说服者的人格
(1)可说服性人格: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所说服,称为可说服性人格;
(2)不可说服性人格:有些人是任何信息都难以说服,这样的人不具备可说服性。
(3)智商与说服的关系:不大,只是在论点很难时,智商才起作用。自尊心较弱的人由于对自己的不足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容易被说服。
2. 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介入较少,不愿意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容易被说服。
3. 被说服者的介入程度:介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困难。
4. 被说服者自身免疫: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5. 个体差异: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和年龄。
(1)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2)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
(3)敏感期的青少年:容易被说服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单选)
A. 认知需求高的人容易被说服
B. 自我监控高的人容易被说服
C. 自尊心较弱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D. 敏感期的青少年不容易被说服
答案:B

被说服者的因素不包括()。(单选)
A. 被说服者的人格
B. 被说服者的心情
C. 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D. 被说服者的经历
答案:D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多选)
A. 智商与说服的关系不大
B. 自尊心较弱的人容易被说服
C. 被说服者心情好的时候容易被说服
D. 被说服者介入程度越深,态度改变越容易
E.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态度改变变得容易
答案:ABC

(四)情境因素
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
1. 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
2. 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3. 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对改变态度有利。

关于情境因素合适的说法有()。(多选)
A. 情境因素包括预先警告和分散注意
B. 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
C. 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D. 分散注意,能减少抗拒
E. 分散注意,对改变态度不利
答案:ABCD

(2013多选)小罗拟向主管请假一周回家探望家人,为了说服主管改变态度,同意自己的请假要求,小罗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趁主管心情好的时候提出请求
B.向主管承诺,假期之前加班完成工作任务
C.向主管说明,几天后是自己父亲的60岁生日,回家探望老人意义重大
D.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向主管提出申请
E.趁他人在场时提出申请,使主管不好意思拒绝
答案:AB

(真题:2013案例)某公司拟招聘一名技术工人。在众多应聘者中,老王脱颖而出,原因是在面试过程中,老王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态度打动了总经理,总经理相信老王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事实也证明了总经理的判断。1年之后,老王称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由于经常需要出差,老王萌生了辞职的念头。总经理得知之后,委派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其进行挽留。

1.下列因素或做法中,有助于改变老王态度的是()。

A.人力资源主管在企业中具有较高的威望

B.向老王说明离职的利弊

C.规定严格的离职纪律

D.让老王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答案:AB

六、偏见
(一)认识偏见

1.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形成的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的影响。
2. 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
3. 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

(二)消除偏见的可能克服方法
1. 对抗刻板印象
2. 平等接触
3.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多选)
A. 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
B. 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少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
C. 认知需求高的人不容易被说服
D. 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是由海德尔创立的
E. 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较容易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答案:BE

第五节 价值观


要点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特点,价值观的分类;
工作价值观的类型,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认识价值观
(一)含义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的一种标准。

(二)界定
1. 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考虑:
(1)个体现象
(2)社会现象
(3)文化现象

2. 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看:它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
3. 从价值观的功能看: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
4. 从价值观的层次上看:它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
5. 价值观要比态度更抽象更概括。
态度与具体行为的距离更近,对行为的预测作用更为明显,而价值观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认识价值观→价值观→态度→行动

关于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价值观既是一种个体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B.价值规随情境不同而改变
C.价值观不是内隐的,而是外显的
D.价值观比态度更形象、更具体
E.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作用
答案:AE

以下是价值观的特点,其中()是错误的。(多选)
A. 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考虑,它是一种个体现象
B. 从价值观的表现形式看,它具有超越情景的特点
C. 从价值观的层次上看,它是外显的也是内隐的
D. 从价值观的功能看,价值观对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
E. 从价值观的主体角度考虑,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现象
答案:BC

一、价值观的分类
(一)奥尔波特的六分类
1.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在《人的类型》一书中,把价值观区分为理论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宗教的六种。
2. 奥尔波特和弗农根据斯普兰格的六分类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1)经济型的人:具有务实的特点,对有用的东西感兴趣;
(2)理论型的人:具有智慧、兴趣,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3)审美型的人:追求世界的形式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4)社会型的人: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
(5)宗教型的人:认为统一的价值高于一切,信神或追求天人合一等;
(6)政治型的人:重视权力、地位和影响力。

在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分类中,“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价值观类型被称为()。
A.宗教型
B.社会型
C.政治型
D.理论型
答案:C

宗教型的人认为()。(单选)
A. 具有智慧、兴趣,以发现真理为主要追求
B. 追求世界的形式和谐,以美的原则如对称、均衡和谐等评价事物
C. 统一的价值高于一切,信神或追求天人合一等
D. 追求权力、影响和声望
答案:C

(二)罗奇克工具性与终极性价值观
1. 终极性价值观:是指欲达到的最终存在状态或目标,如和平的世界、舒适的生活等。
2. 工具性价值观:是指为达到上述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如对责任的自我控制等。

罗克奇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雄心勃勃
成就感         能干
和平的世界       欢乐
平等          勇敢
自由          助人为乐
内在和谐        富于想象

(三)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
莫里斯认为价值一词包含三种基本含义:
1. 实际价值:指对不同事物所表现的差别喜好的倾向,即对不同事物所表现的选择行为的实际方向;
2. 想象价值:指局限于能够预见后果的选择行为,是个体认为应该采取的行为选择;
3. 客体价值:强调价值对象本身的属性,指根据事物的客观条件来决定什么是值得选取的,并非当事人是否事实上选取该事物(实际价值)或想象中认为该选取事物(想象价值)。

莫里斯认为价值一词包含的三种基本含义有()。(多选)
A. 外在价值
B. 想象价值
C. 客体价值
D. 实际价值
E. 内在价值
答案:BCD

(2013真题)根据莫里斯的生活方式理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价值”一词包含三种基本含义
B.实际价值是指一个事物本身实际具有的价值大小
C.客体价值强调对象本身的属性
D.价值观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答案:B

(四)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理论
霍夫斯塔德认为,个人主义是从团体、组织或其他集体中的情感独立;而集体主义指在组织重视成员资格, 对组织有感情依赖, 强调应忠于本集体的价值观 。

关干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应独立于团体和组织
B.集体主义强调成员应对组织有感情依赖
C.个人主义强调在组织中应重视成员资格
D. 集体主义强调成员应忠于本团体的价值观
答案:C

二、工作价值观
(一)含义

工作价值观也称职业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包括工作倾向性、工作需求以及职业道德取向等等。

(二)美国心理学家萨普尔的工作价值观的类型分为三大群组,15个类别:
1. 内在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 包括利他主义、独立性、审美、创造性、智慧激发、成就感和管理权力7个类别;
2. 外在工作价值: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无关的一些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与上司关系、与同事关系和变化性4个类别;
3. 外在报酬:包括生活方式、声望、经济报酬和安全感4个类别。
在此基础上他开发了相应的工作价值观问卷,在学术研究以及组织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一)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费孝通先生于1947年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被认为是对传统中国人价值观的最深刻、最贴切、最形象的阐述。

(二)以社会、关系、情景为中心的价值观
1. 西方人的“自己”:是以表达、表现及实现“个己”为主。

2. 中国人的“自己”:是以实践、克制及超越的途径,来使“自己”与“社会”结合。因此,中国人的自己是可以扩展的,不仅包括个体自身,还可以推及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家族和宗教。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人是社会取向、关系取向和情景取向的。
杨国枢曾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生活圈,认为在这个生活圈中人们有两种不同的主要运作方式,一为自我取向,这种取向是以自主性为重,强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支配、控制、改变及利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满足自我的欲望、兴趣及情绪。一为社会取向,这种取向是以融合性为重,强调的是个体如何经由顺服、配合及融入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以与环境建立及保持和谐关系,甚至化入环境而为一。
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社会取向。这种取向具体表现为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和他人取向四个次级取向。

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
A.以“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B.以社会关系情境为巾心的价值观
C.法规与宗教
D.差序格局
E.追求富贵
答案:AB

四、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是我国心理学家金盛华多年来研究出的一套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除了基本的生存倾向之外,一生都在试图建立解释他人和世界的体系并解释自我存在和自身行为的理由,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两个因素:
(1)自我价值定位,即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
(2)自我价值支持,即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资源,如家境优越、高社会地位、高收入等等。

关于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的正确说法有()。(多选)
A. 它是我国心理学家金盛华多年来研究出的一套理论
B. 该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社会性的动物
C. 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自我价值定位和自我价值支持
D. 自我价值定位,即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资源
E. 自我价值支持,即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价值
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