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章节知识体系及要点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一、《神农本草经》
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
成书年代: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汉代本草代表作。
本书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
学术价值:
(1)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以前药学成就,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3)为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勋、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
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李时珍。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载药1892种,绘药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16部共60类,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
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的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中华本草》--明清以后
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成书于1999年。当代本草学代表作。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后4卷为民族药,分为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收载药物8980种,备考药物571种,插图8534幅,引用文献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
学术价值: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填补了《本草纲目》问世以来中药文献整理的空白。
应用分析
【例题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答案】E
应用分析
【例题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
【答案】C
应用分析
【例题3】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徐之才药对》
D.《李当之药录》
E.《新修本草》
【答案】E
应用分析
4.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
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
【答案】C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概述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中医学认为,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功效,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中药的性状,即药物(药材或饮片)所有特征的总和。其以药物为观察对象,通过人体感官的体察而得,是药物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燥润)等。
中药对人体的效用有两面性,即治疗效用和毒害作用。治疗效用即正效应,又称功效或功能。毒害作用即负效应,又称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