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基础精讲班第1讲讲义
第一章 通信业及信息化(一)

第一节  变革中的通信业

一、通信业内涵的变化

1邮政通信业通信是人类利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非面对面的有距离阻隔的信息传递的一种活动,活动的实质是实现信息在空间位置的搬移。随着古代邮驿制度的建立,社会分工分化出的这种专门从事信息传递的组织或机构可看作是通信业的雏形。两次产业革命的爆发推动了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邮驿制度逐渐发展到现代邮政通信,这种依托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和网络组织生产、为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提供实物信息传递的经济活动及其部门就构成了邮政通信业。

2邮电通信业:在电信业发展早期,由于电信通信和邮政通信都是以满足社会公众信息传递需求为生产活动目的、而且发展初期的电信技术、业务也比较单一,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产业组织结构与邮政类似(特别是电报通信也具有实物信息投递环节),因此,大多数国家早期的电信通信往往和邮政通信一并组织生产活动,以提供邮政通信服务、电报通信服务和模拟固定电话通信服务为主,形成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产业部门——邮电通信业。这一产业分类状况在许多国家一直延续,甚至在电话网络发展到一定水平,邮政、电信企业实行了分业经营若干年后依然如此。此时,邮电通信业包括了基于邮电通信网络(路)提供信息传递服务的邮电企业或邮政和电信企业。

3信息通信业随着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和蓬勃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IT)与通信技术(CT)的融合使传统的电信技术升级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互联网及其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使传统的通信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现代通信业是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ICT)并融合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信息通信业。信息通信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其他通信网络及通信方式,所有基于这些网络并以提供相应通信服务为主业的企业都包括在该行业范围之内。

 

二、通信业发展变革的驱动力量

推动通信业发展变革的驱动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信技术的进步,在推动通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和通信方式不断改善的前提下,还会促发人们在技术创新以前难以想象的通信需求,推动通信业规模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通信服务的需求这既是检验一项科技生命力的标准,也是技术创新后能否进一步扩散和广泛应用的基础(删除)。科技进步满足现有需求并进一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需求在催发科技创新的同时又为科技创新和变革提供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因此,科技和需求可以看作是通信业发展的两个驱动力,缺一不可。

 

三、通信业的产业归属

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建筑业、商业和货运业的生产性,并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早期的通信业中为物质生产部门中的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部分被划归物质生产部门并计算产值,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分则被划归非物质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

1985年,我国试行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通信业(分属邮政业和信息传输)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波拉特提出四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和分类框架。其中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为服务业,第四产业为信息业。与之相关的成果主要有:

(1)北美产业分类体系中的信息产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联合制定的产业分类标准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CIS)率先设立了独立的信息业,这意味着四次产业分类理论中的信息产业在统计分类上首次被界定。

(2)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通信技术(ICT)部门和信息内容部门(ONTENT)两部分。 ICT部门指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该部门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具有进行电子信息处理和通信的功能,即指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工具和设备。ICT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技术。ONTENT部门指其产出的产品是可以通过电子通信产品实现传播的,也就是说是由电子信息载体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可称为信息资源。即:

信息产业= ICT产业+内容和媒介产业

(3)中国提出的信息相关产业。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4给出的信息相关产业规定。

 2010年,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推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科技是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第二节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一、社会信息化

(一)关于信息化

信息化从内涵上包括两个层次。一方面指信息作为超越传统资源概念的一种新的资源,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指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的高度发达和完善。

从外延的角度来考察,它扩展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信息环境。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信息化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社会信息化的内容

会信息化应该包含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和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两大部分内容。实现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首先应从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开始,实现企业信息化,之后扩展推进到产业的信息化,逐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信息化;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信息化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如图1-2所示。


(1)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的三个层次。①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  基础和核心。②产业信息化指的是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在内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行业信息库和网络,从而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的优化与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并逐步向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迈进,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③国民经济信息化是经济活动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指的是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内统一的信息利用、信息沟通和信息流动。

2)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的内容。①社会生活信息化是指社会生活主体在一定社会领域中生存与活动方式和内容的信息化。②社会服务信息化从狭义的角度,通常指的是社会服务方式的信息化,它包括社会服务手段的信息化和社会服务方法的信息化

从广义的角度,它还包括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社会服务客体的信息化和社会服务内容的信息化。社会服务主体的信息化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社会服务行业的网络化、社会服务组织的信息化,以及社会服务人员的知识化等。③社会管理信息化就是指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社会行政效率和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和社区管理机构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

 

(三)社会信息化的特征

1)社会组织网络化、扁平化。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将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为人们充分表达意愿提供了技术条件,促进了民众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要求。

2)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3)信息终端的基本普及。

4)社会生产方式实现转型。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二是刚性生产方式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三是大规模集中性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

  (5)交易方式实现转变。电子商务成为实现交易的基本形态。

 

二、ICT与社会信息化

(一)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来源于美国的“新经济”。

(二)ICT与社会信息化

1ICT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实现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通信业中的主体通信网络运营业始终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地位。

2ICT对信息化社会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三、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测评理论及方法

(一)马克卢普知识产业理论及测度方法:马克卢普提出了一套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二)马克·波特拉的信息产业理论及测度方法

将信息活动从三次产业中分离出来,构成独立的第四产业信息产业。马克·波拉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算方法。采用了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和劳动就业结构分析法来测度一个国家信息经济的发展水平。

马克·波拉特测算理论的核心是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分离出来,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信息经济结构进行了系统、详尽的分析。提出了测度一个国家信息经济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信息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比重;二是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

(三)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由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 RITE)提出,称RITE模型,用来测度不同的社会阶段或不同国家及地区的信息化发展程度的。社会信息化指数通过计算四个因素反映,每一因素由若干个具体指标构成,共有11个分指标。测算时先根据统计数据求出每个分指标的绝对值,再将各自的数值转换成指数,最后求得信息化指数。


指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确定为100,然后分别用测算年度的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得到测算年度各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指数求算术平均,即得到相应上一级指标的指数。

在测算过程中,需要先测算出信息量指数、信息装备率指数、通信主体水平指数和信息系数指数,再求算术平均后求出信息化指数。信息化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四)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测评方法

ICT发展指数(IDI)衡量的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衡量和跟踪世界各国的信息通信  技术进程和发展;二是对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三是衡量数字鸿沟,即反映不同信息化发展水平国家间的差距;四是衡量信息化发展潜力。

信息化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ICT准备阶段,该阶段发展程度主要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ICT接入程度来体现;第二阶段为ICT使用阶段,该阶段发展程度可由社会对ICT的使用程度来衡量;第三阶段为ICT的影响阶段,其发展程度可反映ICT应用为社会带来的效率和效益。考虑到对ICT影响的衡量往往需要借助对基于主观判断问题回答的统计调查分析获得,难以量化比较,而ICT技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ICT应用后带来的效果,因而衡量IDI指数的指标体系中包括ICT准备、ICT使用和ICT能力三个指标。

ICT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IDI=40%xICT准备+40%xICT使用+ICT能力×20%

基于该指标体系,ITU对全球150个国家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的信息化发展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所有国家的信息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全球各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第三节 我国“两化融合”实践及测评

一、“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指的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

工业化是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态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化的一个过程。狭义的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信息化则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中叶开始,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开始进入信息化阶段,这个阶段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我国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进程。我国的发展可以不遵循“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既定技术发展路线,而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道路

 

二、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

我国工信部印发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该计划包括8个主要行动。目标是18年我国两化深度融合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具体达到:

1)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到全面推广

2)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全面渗透,传统行业两化融合水平整体提升;

3)食品药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4)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价

20111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工业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素,实现二者的协调、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1指标框架和指标体系该评估指标框架包括水平与能力评估效能与效益评估两个部分。

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等四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水平与能力级别相关的评估关键要素。效能与效益评估包括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主要评估方面,提出各方面与不同效能与效益提升结果相关的评估要素。

两化融合评估国家标准将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建设,单项覆盖,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

在两化融合评估国家标准分析框架中,水平与能力评估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 是水平与能力评估的主要方面,包括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和创新等,另一个维度是各评估方面对应水平能力级别,可以分为初级,中级,较高级和高级等多个级别。



(2)评估方法。在底层指标评分基础上,底层指标以上各级指标的得分可通过加权求和计算得出。各上级指标得分可由其各子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得出。最终总分可由各一级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得出。

第一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