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前言 一、考试题型和时间 二、教材内容及结构 三、历年试题考情分析 四、课程复习方法 一、考试题型和时间 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考试题量为100道题,平均每题用1.5分钟左右。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一定给自己留出涂答题卡和检查的时间。
二、教材内容及结构
![](http://img02.exam8.com/img/wangxiao/exam8/jjs/zjsy0102.jpg)
三、历年试题考情分析 1.从单选和多选来看,题目覆盖整个12章内容,并且在各章的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在学习中需要掌握每章的重要知识点。 2.从案例分析题来看,出题有一定的偏重性,偏重于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商业经济热点。近几年出题的重点在第4章(商品流通企业预测与发展)、第5章(供应商管理)和第12章(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对第3章(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管理)和第10章(商品流通企业薪酬管理)也有涉及。 四、课程复习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基础学习—提高学习—最后冲刺。 2. 熟读教材,本教材所涵盖内容较广,知识繁杂,需要耐心、细心。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应知、应会知识点。 3. 由于考试主要侧重基本知识的考核,所以在以应试为目的的前提下,复习时以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标准,研究探讨问题为辅的学习方法。 4.勤练习,多做题,本讲义习题和历年试题是最好的参考资料,必须要熟练掌握。
第一章 商品流通理论
一、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多选题,平均分值8分左右。 二、本章教材内容
![](http://img02.exam8.com/img/wangxiao/exam8/jjs/zjsy0103.jpg)
第一节 商品流通概述
本节教材结构
![](http://img02.exam8.com/img/wangxiao/exam8/jjs/zjsy0104.jpg)
一、商品流通及其作用
(一)商品流通概念: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此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买和卖。流通是再生产过程的中介,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媒介要素。 (二)商品流通的过程 1、含义:商品流通过程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经济过程。 (1)动态过程。 (2)是价值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 2、两个阶段: (1)买 ,即购买过程:G(货币,价值形式)------ W(商品)。 (2)卖 ,即销售过程:W(商品,使用价值形式)—---G(货币)。 (三)商品流通的作用 1.制约生产: (1)生产决定流通:生产的社会分工是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流通对生产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2.实现分配: 流通对分配具有能动作用。 (1)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流通。 (2)流通的方式、规模和结构对分配的方式、数量和结构具有影响作用。 (3)流通能对分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 3.满足和引导消费: 流通是消费实现的必要前提,能扩大消费的规模。 应用分析 【例题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被称为( )。 A. 商品价值运动 B. 商品实体运动 C. 商品增值运动 D. 商品流通过程 答案:D 解析:一般而言,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 【例题2:2008】商品流通使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得以衔接,也使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得以保证。这体现了商品流通的( )功能。 A.实现 B.配置 C.调节 D.中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流通功能的相关知识。商品流通一边联系着生产过程,一边联系着消费过程,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 【例题3】商品流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 A. 制约生产 B. 实现分配 C. 满足和引导消费 D. 流通先导功能 E. 决策功能 答案: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