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内容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本节主要内容 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财政的一般特征;公共财政理论;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
一、财政产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
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财政。 (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原始社会末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二)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为财政提供了政治条件
国家的重要特征,是“公共权力”。国家可以凭借这种权利,直接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这就是公共财政。

【例题.单选题】财政随着()的产生而产生。 A社会分工 B私有制 C国家 D剩余产品 答案:C
二、 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共同的方面,这就是其一般特征。 从三方面来进行把握:国家、对象、目的
(一)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有几层含义:

(二)财政分配的对象――部分剩余产品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m 部分,但不能忽视个人收入v部分对财政收入的意义。 财政收入中来自于v 部分会不断增长。
(三)财政分配的目的
财政分配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1. 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社会公共需要是指向社会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1)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是向社会公众共同提供的,不是向某个人或集团提供的。 (2)不具有排他性(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的享用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或团体的享用。 (3)社会成员无需付费或只需付出少量费用 (4)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来源只能是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3.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 (1)保证执行国家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公安等。 这是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基本上或全部由国家提供)。 (2)准社会公共需要(国家解决或民间举办)。社会公共需要与个人需要难以严格划分。 如:高等教育。 (3)大型公共设施。社会再生产的共同的外部条件。 如:邮政、民航、铁路、煤气等。
【例题.多选题】()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 A国防 B教育 C邮政 D公安 答案:AD
【例题.多选题】财政的一般特征有(). A财政分配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C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全部剩余产品 D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个别需要 答案:AB
三、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 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1.含义
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2. 特征
产品类型 特征 |
公共产品 |
私人产品 |
效用 |
不可分割性 |
可分割性 |
受益 |
非排他性 |
排他性 |
取得方式 |
非竞争性 |
竞争性 |
提供目的 |
非盈利性(社会效益、社会福利最大化) |
盈利性 |
*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者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灯塔”,“消除空气污染”。 *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者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除和妨碍其他人或者组织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免费搭车者。例如:国防不会因人口增加而使每人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总结:
 还有"混合产品",如:教育。 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它必须由政府来提供,这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
3.公共产品不等于社会产品 (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2)社会产品不包括非物质产品。
【例题。多选题】公共产品的特征包括(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取得方式的竞争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提供主体的市场性 E.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AE
【例题。单选题】增加一个消费者,生产成本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这是指财政职能中的()。 A不可分割性 B非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收益性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