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考点解析班第1讲讲义
考点解析班(一)

2015年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

第一章工程地质
第一节 岩体的特征
考点1 岩石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备注:各类岩石其代表性岩石。
考点2 节理组数与岩体结构类型的关系
节理组数的多少决定了岩石的块体大小及岩体的结构类型


考点3 结构面发育程度等级分类表


等级

特征

不发育

1~2组规则节理,一般延伸长度<3m,多闭合、无充填

较发育

2~3组规则节理,延伸长度<10m,多闭合、无充填或有方解石等细脉,少量有岩粉或碎屑充填

发育

一般规则节理多于3组,或有较多不规则裂隙,延伸长度不均匀,多数超过10m,风化者多张开、夹泥

很发育

规则节理多于3组,并有很多不规则裂隙,杂乱无章,裂隙多张开、夹泥,并有延伸较长的大裂隙

考点4 倾斜岩层的产状与路线或隧道轴线走向的关系问题
从以下两种情况来具体分析:
(1)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
1)仅就岩层产状与路线走向的关系而言,路线垂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2)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最不利是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容易引起顺层滑动,破坏路基稳定。
考点5 隧道工程道路选线
1)一般选线从褶曲的翼部通过是比较有利的
2)在褶曲构造的轴部,应力作用最集中,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是不利的。
最不利的情况是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岩层倾向与路基边坡一致,而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
道路选线应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边坡;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避免路线与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行,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避免经过大型滑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考点6 断层基本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考点7 岩体结构类型性状特点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1)整体块状结构。整体强度高,变形特征接近于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抗滑能力、抗风化能力较强。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岩体。
(2)层状结构。当结构面结合力不强,有时又有层间错动面或软弱夹层存在,这类岩体作为边坡岩体时,结构面倾向坡外时要比倾向坡里时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得多。
(3)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岩体为硬质岩石,具有较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而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4)散体结构。属于碎石土类,可按碎石土类考虑。
考点8 岩体的力学特性
岩体的力学特征主要是岩体的变形、流变和强度特征。
(1)岩体的变形特征。设计人员所关心的主要是岩体的变形特性。岩体变形参数是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2)岩体的流变特征。一般有蠕变和松弛两种表现形式。岩石和岩体均具有流变性。
(3)岩体的强度特征。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强度既不等于岩块岩石的强度,也不等于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两
者共同影响表现出来的强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岩石或结构面的强度来代替。如当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完整结构时,可以岩石的强度代替岩体强度;如果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则岩体强度完全受结构面强度控制。
考点9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岩石主要物理性质
1)重量。在相同条件下的同一种岩石,重度大就说明岩石的结构致密、孔隙性小,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较高。
2)孔隙性。用空隙度表示,反映岩石中各种空隙的发育程度。未受风化和构造作用侵入岩和某些变质岩,其空隙度一般是很小的,而砾岩、砂岩等一些沉积类的岩石,则经常具有较大的空隙度。
3)吸水性。岩石的吸水率大,则水对岩石颗粒间结合物的浸润、软化作用就强,岩石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
4)软化性。软化系数越小,表示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受水作用的影响越大;未受风化作用的岩浆岩和某些变质岩,软化系数大都接近于1,是弱软化的岩石,其抗水、抗风化和抗冻性强。软化系数小于0.75的岩石,是软化性较强的岩石,工程性质比较差。
5)抗冻性。用岩石在抗冻试验前后抗压强度的降低率表示。抗压强度降低率小于25%的岩石,认为是抗冻的;大于25%的岩石,认为是非抗冻的。在高寒冰冻地区,抗冻性是评价岩石工程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2)岩石主要力学性质
1)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两个指标表示。
2)岩石的强度:指标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三项强度中,岩石的抗压强度最高,抗剪强度居中,抗拉强度最小。岩石越坚硬,其值相差越大,软弱岩石的差别较小。抗剪强度约为抗压强度的10%~40%,抗拉强度仅是抗压强度的2%~16%。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是评价岩石(岩体)稳定性的主要指标。
考点10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